节能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
2012年6月1日,由国家发改委牵头,40个部门编制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》(简称《报告》)在北京发布,这是我国发布的首个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。“该报告总结了2001年以来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,分析了存在的差距和面临的挑战,并明确提出今后的战略举措。”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在发布会上说。
40个部门参与编写《报告》
杜鹰介绍 ,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将于今年6月20日至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。这次大会是继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和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之后,国际可持续发展领域又一次非常重要的国际会议。
“中国政府对这次大会高度重视,经国务院批准,去年4月份,成立了由国家发改委、外交部、科技部、财政部、环保部等29个部门共同组成的本次大会的中国筹委会。”杜鹰说。
据了解,在《报告》编写过程中,共有来自40个部门及相关研究机构的数百名人员参与,数次征求部门、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。《报告》具有广泛的公众基础,充分反映了近十年来中国可持续发展取得的进展。
提高能源保障水平
中国通过淘汰落后产能、加强重点领域节能、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措施,努力提高能源保障水平。《报告》称,十年来,我国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%以上,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2.5亿吨标准煤,能源自给率91.4%。
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,石油资源短缺,我国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。正如杜鹰所说:“节约能源、调整能源结构、开发新能源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。”
《报告》也指出,中国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,以节能降耗,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,严格保护耕地和水资源等为重点,积极推进资源可持续利用。
重点领域节能成绩突出
《报告》表示,为了节省能源资源,保护环境,提高经济效益,中国政府积极推动重点领域节能:在工业锅炉、热电联产等领域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,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,加强重点能耗企业节能管理,推动能源审计和能效对标活动;在制造技术领域,推广绿色设计技术、节能环保的新型加工工艺、工业产品的绿色拆解与回收再制造技术,促进工业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节能降耗;在建筑节能领域,提高新建建筑强制性节能标准执行率,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,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,对公共机构办公区进行节能改造。
例如,中国政府实施的2006-2010年十大重点节能工程,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80多亿元,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安排220多亿元,共支持5200多个重点节能工程项目。截至2010年年底,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累计形成3.4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。
再比如,在建筑领域,采取了提高新建建筑强制性节能标准执行率、加快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步伐、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规模化应用、对公共机构办公区进行节能改造等措施。由于多措并举,截至2010年底,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为99.5%,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为95.4%。
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
《报告》表示,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结构节能,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,淘汰落后工艺、装备和产品,加大先进适用节能技术推广力度,全面加强能源管理,主要高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。与2005年相比,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6%;火电供电煤耗由370克标准煤/千瓦时降到333克标准煤/千瓦时,下降10 % ;吨钢综合能耗由688千克标准煤降到605千克标准煤,下降12.1%;水泥综合能耗下降28.6%;乙烯综合能耗下降11.3%;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14.3%。钢铁行业干熄焦技术普及率提高到80%以上,新型阴极铝电解槽、高压变频、稀土永磁电机、等离子无油点火等一大批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得到普遍应用。